三四线楼市不安分!买房补贴再现 “开门”抢人

临房网 2019-10-06 10:47
1463

临房网讯:今年以来,楼市的运行的轨迹有点像“过山车”。

前几个月还是“风和日丽”,2月份,房企融资额重回千亿规模,3月份,南京、杭州、苏州出现抢房,4月份中西部城市“接棒”,西安、洛阳领涨,5月份,珠三角、长三角多个城市脱颖而出,土地出让金再创新高。

从7月至今,短短90天,4个一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0%;18个二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5%;18个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2%,同比下降4%。

注意这份数据,三四线楼市无论“环比”还是“同比”,降幅都是最大的。

数据走弱的背后,是调控力度持续收紧。用融创老板孙宏斌的话来说:地产融资端收紧的力度“史无前例”,下半年要停止拿地。

其实,不光是调控政策的影响,棚改总量今年降幅超过50%,必然会拖累广大的三四线楼市,有专家指出,按照中性情景假设,若2019年棚改实际开工285万套、货币化安置比例降至20-40%,或拖累地产投资增速约8个百分点、拖累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约10个百分点。以这样的影响力来算,中西部省份的房地产市场,投资和销售面积增速会下降达12%以上。

不过,到了金秋时节,三四线楼市有点“不安分”。

第一,买房补贴再现。

以湖南临澧县为例,买房门槛放松尺度较大,不仅放宽首套房认定条件,而且对购房者实行购房货币补贴,通过直接刺激需求提振楼市。

还有安徽芜湖,下发安家补贴政策。对在当地企业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、签订劳动合同、参加社会保险的应届本科高校毕业生,由就业补助资金按每人每年5000元标准给予补贴,补贴期限为2年。

买房送补贴,这个招数其实不新鲜,早在2014-2015年时,就有诸多三四线城市纷纷效仿,有的是按购房合同每平米补多少钱来计算,有的是按固定补贴金额计算,有的是按学历、年龄来计算。

算法虽然不同,但目的是一样的,提振楼市需求。

第二,全面“开门”抢人。

先是在9月22日,21世纪经济新闻报道,河南新乡市、漯河市发布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实施意见,只要有意愿,即可在当地落户,此举标志着河南全面落地“零门槛”落户,具有很强的风向标意义。

9月26日,宜昌宣布要“全面取消落户限制”,购房(含二手房)落户当场办结;大中专以上学历且不满45周岁的毕业生落户当场办结,父母投靠子女落户,不设年龄限制。

这两个消息最为典型,所谓“全面取消”,指的是“零门槛”,不设任何前提条件,只要你愿意来,当地都欢迎。

是什么催动三四线楼市连续放大招?笔者认为,有两方面的原因。

第一,一二线城市开启“抢人”大战,三四线楼市被迫“接招”。

前段时间,东北鹤岗频繁刷屏,昭示了收缩型城市未来的黯淡;杭州、西安、石家庄今年普遍放松落户,显示了各大城市对“抢人大战”的热衷;宁波、呼和浩特、烟台发布人才购房新政,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,会成为每个城市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。

此时,三四线楼市如果不再加把劲,人口会加速向一二线涌入,更何况,上半年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任务指出,城区常住人口300万-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,与之相对应的,是人口流动将会越来越快,中小城市的压力可想而知。

一言以蔽之,现在不抢人,以后就晚了。

第二,棚改“熄火”后,需要释放出新的购买力。

如上文所说,棚改货币化是三四线楼市崛起的“发动机”,拆迁户门拿到赔偿款之后,把这些钱都用来买房子,小城市的库存本来就不多,短期就造成了“供不应求”的假象,随着房企加大力度拿地,重新上升的库存,谁又能来接盘?

假如还按照货币补贴的路子走,暂且不提各地日益高升的居民杠杆率,这么多中小城市,哪里还有那么多拆迁户涌入楼市买房?

更何况,今年棚改总量下降、实物安置代替货币补贴后,已经很难再出现类似的强购买力群体,本地存量人口的购买力也已经挖掘殆尽,只能从外来人口想办法了。

但是,不安分的三四线,真的能靠这种措施“逆袭”吗?

答案是否定的,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观点。

民生证券固收分析师樊信江近日发布研报指出:放松限售、限购等政策或可解燃眉之急,但在楼市严调控的背景下,大规模放松购房刚性需求并不现实,且易再度引燃炒房情绪,也不符合“房住不炒”的大方向。放松三四线城市落户门槛,推动城市化进程,方为三四线城市楼市长期企稳的最优解。

专家认为,“房子是用来住”的大势难逆,在刚需已经“萎靡”的情况下,政策施展空间很有限。

全国三百多个地市,数千个县城,三四线楼市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“大起大落”后,房价步入“稳中有降”的趋势乃是必然,对购房者而言,也需要及时转变思路,不应该因为一时的补贴、落户优惠而影响自己的判断。

买房这件事,还是要从自身需求出发,是不是在当地工作?在中小城市有没有自己的人脉圈?买房的负债高不高?这些才是自己应该主要考虑的问题。

    编辑者:yangjianqiu

    分享到: